05
2024新桂系作为李宗仁、白崇禧主导的广西地方军政集团,是国民党统治时期持续时间最久、影响极为广泛的地方政治势力。1936年“两广事变”爆发,粤系、桂系联合反蒋,牵涉的是怎样的地缘政治与利益冲突?国民政府在这一时期统合西南的策略有何特点?桂系最终转向与蒋合作,背后又是怎样的生存逻辑变化?2024年5月17日,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史学论坛邀请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贺江枫作题为《桂系与一九三〇年代西南政局》的讲座。讲座由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皇甫秋实副教授主持,...
查看更多05
20242024年5月15日下午,复旦大学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系列讲座第十三讲、英国史系列讲座第四讲“14世纪英格兰谷物市场的囤积与投机”以线上会议形式举行。此次讲座由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詹姆斯·戴维斯教授主讲,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后李诚主持,吸引了约100名听众参加。(一)戴维斯教授的讲座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学术前史。他指出,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中世纪英格兰谷物商人的作用持有一种负面观点,这种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世纪史料记录的影响。...
查看更多05
2024沈艾娣教授任教于牛津大学,她第一本译成中文的论著是《梦醒子》,该书出版后即受到了国内历史学者的广泛关注,影响颇大。沈艾娣教授著作颇丰,关注的主题也很广泛,研究方法则较为一贯,无论是《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还是《传教士的诅咒——一个华北村庄的全球史》,皆是采用以往学者未曾注意、不甚常用的史料,通过书写引人入胜的故事表现以往不被注意的人物,并借此回应历史中的大问题。本月她来到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访问,...
查看更多04
2024本文整理自2024年4月12日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友东教授的讲座:“基于‘西方史学史’的非虚构写作教学实践与理论反思”。该讲座系由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主办的“西方史学史系列讲座”第24讲,由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吴晓群教授主持。整理人为刘凤仪、连艺晨。李友东教授介绍了什么是史学的非虚构叙事写作,和基于什么动机想要在《西方史学史》的本科课程里,尝试非虚构写作教学实践,同时对历史写作体裁做了理论反思,最后是一些具体的例证和总结。...
查看更多12
20232023年12月26日,由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主办,日本关西大学与上海红房子西菜馆协办的“东西味融:近代以来西餐在中国的演变、制作艺术与礼仪生活”学术会议,在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001会议室举行。来自复旦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日本关西大学、日本大阪大学、日本姬路独协大学、上海图书馆、上海社会科学院等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第一场由复旦大学历史学系高晞教授主持,日本关西大学名誉教授内田庆市汇报的题目为《...
查看更多11
2023战争赔偿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是历史问题,也是现实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赔偿问题,理应属于抗战史和二战史研究的重要对象,但未在当前的历史书写中呈现应有的分量。2023年11月25-26日,“战后日本赔偿问题档案史料收集整理与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研讨会作为国家社科基金抗日战争研究专项工程课题“海外藏战后日本赔偿问题档案史料收集整理和研究”的一部分,汇集了该项研究的最新成果,展示了这一领域的前沿动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