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6日至30日晚间,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和东亚语言与文明系教授林郁沁(Eugenia Lean)线上开设了课程“近代中国的科学与社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哈佛大学、剑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复旦大学等高校的百余位师生参与了课程。
本次课程分为五讲,林郁沁教授为同学们准备了详实的课前阅读材料,各讲课程均围绕着相关领域的前沿研究展开。
第一讲:知识的地理学:中国在全球科技史中的位置
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世界形成的重要力量,林郁沁教授首先阐释了莫凯尔(Joel Mokyr)对于现代科技起源自欧洲的论证,以及加州学派对欧洲中心观叙事的批判。林郁沁教授指出,自李约瑟(Joseph Needham)的开拓性研究开始,有关中国科技史的历史叙述大多采取东西方文明比较的“地理框架”。但在全球史视角下,学者们更加关注知识、技术在全球网络中的流通现象。如果说艾尔曼(Benjamin Elman)、白馥兰(Francesca Bray)、费侠莉(Charlotte Furth)等前辈科学史家仍然继承了李约瑟对前现代中国的兴趣,新一代研究者则将研究重心转向近现代中国,并更加自觉地采用全球史的思维模式。课程后半段,同学们同林郁沁教授交流了拉贾(Kapil Raj)的流通(Circulation)模式,以及艾杰顿(David Edgerton)的克里奥科技(Cerole Technologies)概念在中国史语境中的适用性问题。
第二讲:清末自强运动中的科学与技术
甲午战争战败后,“中国落后论”甚嚣尘上,褒扬北洋水师装备精良、江南制造局产品优质的评论则逐渐销声匿迹,自强运动被“盖棺定论”为一场不可避免的失败。直到20世纪末,学者开始反思此种目的论叙事的弊端,并呼吁在全球科技史的视角下重新审视自强运动的历史意义。事实上,“技术”无疑是自强运动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洋务派汉人官僚一方面希望积极引进海外技术,并实现本地生产;另一方面则希望培养外语人才,通过译书的方式获取技术知识。通过对江南制造局和福州船政局两个微观个案的分析,林郁沁教授向同学们展示了知识、技术和物质材料如何经由全球流通后进入中国,并勾勒出自强运动与19世纪后半期日益发展的全球军备市场的关系。
第三讲:近代中国的知识生产和技术创新
第三次课程讨论的核心文本是林郁沁教授的近著《美妆帝国蝴蝶牌:一部近代中国民间工业史》(Vernacular Industrialism in China: Local Innovation and Translated Technologies in the Making of a Cosmetics)。在林郁沁教授看来,陈蝶仙是一个成功适应“转型时代”的文人,他通过“玩创”(tinker)的方式,介入到工业化学品和现代科学知识的全球回路(global circuit)中,转型为一个成功的现代工业家和本土制造商。陈蝶仙所代表的民间工业主义(vernacular Industrialism)充满各类“非正统”因素,其工业活动也象征着一条迥异于西方工业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中国工业现代化的实践路径。在演讲结束后,林郁沁教授一一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落后西方的长期焦虑与中国工业化路径的关系”,“民间工业主义与‘大跃进’的联系”等问题。
第四讲:中国“现代”科学学科的形成
20世纪初,“科学”概念逐渐取代“格致”“西学”等词语,确立其在中国学术界的话语地位。与此同时,许多知识分子开始从事科学研究、印刷刊物并创办社团。1930年代前后,科学系科作为“正式部门”出现在各大高校中,科学的“学科化”进程基本完成。通过生物学、考古学、法医学三个个案的分析,林郁沁教授希望向同学们强调:科学学科在中国生根发芽的过程,并不仅仅通过单向引入西方的知识体系,前近代中国的学术、认知与实践方式也深度参与到“现代”学科的建构过程中。
第五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科学:国家建设与中国社会的重塑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追求经济现代化、加强国家能力,中央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并邀请科学家归国工作,并没有迅速改变清季以来科技发展的既有议程。随着与苏联的关系日益紧密,苏联的科学理念大规模引入中国。但统计学的案例表明,中苏之间技术与观念的“移植”,也是一个不断谈判和协商的过程。在中苏关系破裂后,中国官方愈发强调“自给自足”和“群众路线”,在科学活动层面提倡“大众科学”的观念,赋予本土知识和民间知识以重要地位。此外,伴随着群众运动的不断开展,科学知识传播的方式也由20世纪初的印刷媒介传播(精英路线),转向动员大众普遍参与的新模式(群众路线)。
五讲课程结束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世界史教研室主任、历史学系主任助理欧阳晓莉教授代表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向林郁沁教授精心准备的课程表达感谢。随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向全程参与“近代中国的科学与社会”课程的同学颁发了结业证书。至此,2024年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国际暑期学校“19-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第二期课程顺利结束。我们期待后续课程能使各位师友同仁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