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爱国-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H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H > 正文
何爱国/副教授

职务/职称:副教授

办公地点:光华楼西主楼2015

电话:55665047

Email:heaiguo@fudan.edu.cn; 15026904052@163.com

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现代化研究

个人简介

何爱国,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暨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后,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访问学者。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中国近现代史学史和中国现代化史研究。著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25)、《中国式现代化:内涵与逻辑》(人民出版社2023)、《章太炎与近代新子学话语体系的奠基》(吉林大学出版社2022)、《九流并美:新文化运动与新子学话语体系的生成》(吉林大学出版社2020)、《现代性的本土回响:近代中国杨墨思潮研究》(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5)、《中国现代化思想史论1912-1949》(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当代中国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11)、《中国式现代化:小康理论及其指标体系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主编《当代中国生态文明之路》(科学出版社2012)。

联系方式:heaiguo@fudan.edu.cn

办公地址:复旦光华楼西主楼2015室

主要学术成果简介

论文类:

何爱国:人的依赖、独立与自由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观解读,史学理论研究, 2007(03),100-106

何爱国:众说纷纭《大分流》,史学理论研究,2005(03),137-147

何爱国:众说纷纭《大分流》,世界史(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2005(12)

盛邦和、何爱国:中国现代史学三流派及形成的社会原因,史学理论研究,2003(04),28-34

盛邦和、何爱国:中国现代史学三流派及形成的社会原因,历史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2004(01)

何爱国: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述论,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04),99-107

何爱国: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述论,农业经济研究(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2009(11)

何爱国: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04),16-29.

何爱国:变局中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形成逻辑,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02),112-120+142.

何爱国、颜英:略论自由主义话语与胡适老子研究的关联,安徽史学,2017(06),153-161

何爱国:清季民初杨朱思潮的活化,安徽史学,2015(01),81-91

何爱国:改革开放以来小康社会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安徽史学,2008(05),62-68

何爱国:改革开放以来小康社会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当代中国史研究(论点摘编),2009(01),121

何爱国:改革开放以来小康社会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历史教学(论点摘编),2009(03),59

何爱国、颜英: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意义,理论学刊,2023(01),5-13

何爱国、颜英:略论章太炎对疑古史学的批判,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144-153

何爱国:20世纪前半叶中国关于三农出路论争的回顾与检讨,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6),80-86

何爱国:“激进”,还是“保守”:对中国近现代社会思潮主潮论争的回顾与反思,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7),65-72

何爱国:关于中国近现代社会思潮主潮的论争(论点摘编),新华文摘,2006(20)

颜英、何爱国:新中国七十年的工业化道路,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7),19-30

颜英、何爱国:新中国七十年的工业化道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2019(11)

颜英、何爱国:新中国七十年的工业化道路(论点摘编),《新华文摘》2019(22)

何爱国:调适、整合与重建:儒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十二种方式,河北学刊,2005(05),60-67

何爱国:调适、整合与重建:儒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十二种方式(论点摘编),理论参考,2007(11),34-38

何爱国:论当代中国的新工业化思潮,河北学刊,2006(06),141-146

何爱国:论陈独秀的现代爱国主义命题及其当代意义,江淮论坛,2006(03),83-87

何爱国:发展取向的三次转型: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回顾与前瞻,经济史(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2011(02)

何爱国:第三次国学浪潮:复古,还是复兴?文化研究(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2008(08)

何爱国:市场化罪责何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2006(07)

何爱国、颜英:惊心动魄:章太炎的老子研究成就,历史教学问题,2016(6),22-31

何爱国:忧时之学:论章太炎的墨学三变,历史教学问题,2016(4),11-20

颜英、何爱国:论章太炎的老学之变,历史教学问题,2016(1),57-65

何爱国:从“禽兽”到“权利哲学家”:论杨朱学派新形象的近代构建,历史教学问题,2015(5),11-19

何爱国、孙娜:自信与他信: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潮的重新反思,历史教学问题,2015(02),23-30

何爱国:世变与学术:梁启超的杨学三变,历史教学问题,2014(03),10-18

何爱国:重探新中国现代化战略的演变,历史教学问题 ,2011(01),4-11

何爱国:和谐社会建设历史溯源,历史教学问题,2008(03),53-56

何爱国、孟凡东:东亚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问题,历史教学问题,2004(06),26-39

何爱国:“千年变局”与百年忧患:中国社会转型与爱国主义的现代演进,历史教学问题,2004(01),54-59

孟凡东、何爱国:20世纪中国文化民族主义的三大核心诉求,北方论丛,2007(03),79-82

孟凡东、何爱国:20世纪中国文化民族主义的三大核心诉求(论点摘编),新华文摘,2007(14)

何爱国:改革以来中国农民工流动机制变迁的考察,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0(5),92-97

何爱国:现代性与本土性交融:中国小康指标体系的演化、特点与反思,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9(6),93-98

姜义华、何爱国:改革开放与中国现代化变革,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8(6),25-31

何爱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方案的回顾与反思,理论与现代化,2025(01),5-23

何爱国:中华文明如何更新再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价值,理论与现代化,2024(03),16-27

何爱国、颜英:从大历史观看中国现代性文明的基本内涵,理论与现代化,2022(05),63-73

何爱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文明内涵、基本特点与重大意义,理论与现代化,2021(05),25-39

何爱国:新中国七十年现代化探索的演进,理论与现代化,2020(01),76-94

何爱国:加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历史经验研究,理论与现代化,2018(04),17-23

何爱国:全球环境治理中的东亚智慧,理论与现代化,2014(3),16-22

何爱国:大城市化:中国现代化的应然选择,理论与现代化,2011(1),9-15

颜英、何爱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要求,理论与现代化,2023(02),76-87

颜英、何爱国:从土地改革到乡村振兴:新中国70年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演进,理论与现代化,2019(04),21-30,

何爱国:中华优秀传统价值理念的现代意义,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2023(05),75-84

何爱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基本特征,国家治理,2022(01),30-36

何爱国:乡镇企业体制下农民流动的变迁与反思,湖湘论坛,2010(4),98-103

何爱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有资本重组的历史进程,湖湘论坛,2008(4),9-11

何爱国: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历史意义,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5),116-123

何爱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资本崛起的历史进程,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4),103-107

何爱国、夏雪:略论20世纪中国的经济保守主义思潮及其对当前经济现代化的启示,学习与实践,2006(2),155-161

何爱国:新中国现代化核心理念的四次转变,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0(4),80-85

何爱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文明内涵、形成逻辑与基本经验,上海理论动态,2022(07)

何爱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主要特征与重大意义,上海理论动态,2022(08)

颜英、何爱国:中国农民小康之路: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农业经济与管理,2019(05),5-15

颜英、何爱国:中国深度贫困地区小康建设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4),358-368

颜英、何爱国:中国农民四十年小康之路的制度创新,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2),128-135

He Aiguo.Basic Experience of the Road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Global Modernization Review Ⅳ:Innovation and Modernization.Beijing:Science Press.2023.264-270.

He Aiguo.Basic Experience of the New Road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Beijing:The 4th International Modernization Forum.2022-08-19.

He Aiguo,Yan Ying.The humam Modernization:A Historical Reflection on China’s Road to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Global Modernization Review Ⅲ:Modernization and Human Development.Beijing:Science Press.2021.184-193.

He Aiguo .From “Beast” to “Philosopher of Rights”: On the Newly Shaped Modern Structure of Yangism.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2019.Routledge .50.3-4,104-118.DOI:10.1080/10971467.2019.1759326.

He Aiguo,Yan Ying.Three Trends of Chinese Lear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Multi-modernity in China.Global Modernization Review Ⅱ:Modernity and Diversity in New Era.Beijing:Science Press.2018.123-133.

专著类:

何爱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25

何爱国:中国式现代化:内涵与逻辑,人民出版社,2023

何爱国:章太炎与近代新子学话语体系的奠基,吉林大学出版社,2022

何爱国:九流并美:新文化运动与新子学话语体系的生成,吉林大学出版社,2020

何爱国:现代性的本土回响:近代中国杨墨思潮研究,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5

何爱国:中国现代化思想史论1912-1949,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

何爱国:当代中国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11

何爱国:中国式现代化:小康理论及其指标体系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编著类:

何爱国主编:当代中国生态文明之路,科学出版社2012

参著类:

东亚发展:历史与价值,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走出“亚细亚”,回归“亚细亚”: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亚洲与东方学概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亚洲危机后的调整与再生,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中国发展与亚洲的未来,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亚洲的智慧:多元文明的统一与发展,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争论与探索,吉林人民出版社2012

东亚经济现代化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12

东亚现代化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12

报章类:

中华文明的中正与平和,解放日报2023-07-15

在“述”的基础上进行“作”,解放日报2023-06-07

中国学术话语体系为什么要重构,文汇报2019-11-25.

中国道路为什么行得通,解放日报2019-11-16.

中国大城市化的时机到来,社会科学报2010-10-21

土地流转改革的阻力在于“井田情结”,社会科学报2009-02-05

新农村建设与城镇结合互动,社会科学报2008-03-20

用好市场完善改革,社会科学报2006-05-25

效率与公平:不应是两难选择,社会科学报2006-02-09

民族信仰建设决定国家软实力,社会科学报2005-01-13

中外合作化模式比较,北京日报2010-12-06

中国农民工问题的困局与出路,北京日报2010-07-05

大都市区:一个新的城市化现象,北京日报2010-11-01

关于民企若干问题的讨论,北京日报2009-03-23

国学新思潮面面观,北京日报2008-02-18

要关注第三次国学思潮出现的误区,中国改革报2008-01-03

新农村建设中的成效与不足,中国改革报2008-04-02

多难兴邦与现代化建设,中国改革报2008-07-16

实现市场化需要民营经济持续发展,中国改革报2007-09-21

中国新工业化道路之争,中国改革报2007-01-23

大学校长是官员还是教育家,解放日报2006-09-25

用节日滋养我们的灵魂,解放日报2006-05-29

解体与重构:20世纪中国文化建设的双重变奏,中华读书报2002-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