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国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D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荣休教师 > D > 正文
董国强/

办公地点:邯郸校区光华西楼2017室

电话:

Email:

研究方向:当代中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个人履历

1981-85年就读于南京大学历史系本科历史学专业。

1985年毕业留校任教,历任历史系助教、讲师、副教授。

1998-99年美国伊利诺大学亚太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1999-2002年南京大学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2008-0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人文中心高级研究员。

2010年晋升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2014年春季,韩国高丽大学历史系访问教授。

2015年春季,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中心访问教授。

2015年7月转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2019年秋季,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汉学系访问教授。

研究项目

2015-2018,复旦大学人才引进项目:江浙沪地区“文革”资料收集、整理与专题研究

2011-2017,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中国60年江浙地区麻风病防控与社会保障机制研究

2010-2013,南京大学人文基金项目:江苏“文革”运动研究

2008-2009,Stanford University HIS Fellowship: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t Nanjing University as Social History

2007.6-7, 香港中文大学利希慎访问学者计划资助项目:南京大学与江苏的“文化大革命”

1996-1998,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评《剑桥中国史》关于中共党史的研究


主要学术论著

一、著作:

A Decade of Upheaval: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Rural China,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21

《南京通史·共和国卷》,南京出版社,2015

《亲历“文革”——十四位南京大学师生口述历史》,美国纽约柯捷出版社,2009

《文革》(日文版),日本筑地书馆,2009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及其政治思潮研究》,美国溪流出版社,2009

二、论文:

1.文革研究的新范式与新发现——评Andrew G. Walder,Agents of Disorder: Inside Chinas Cultural Revolution

《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2020年10月号

2.新中国成立初期南京城乡商业的转型与重构

《中共党史研究》2020年第5期

3.社会主义饥荒的多维透视——评文浩《饥荒政治:毛时代中国与苏联的比较研究》

《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2019年10月号

4.文革时期“极左思潮”个案:上海“反复辟学会”

《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2019年6月号、8月号连载

5. Discove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Oral History,Fieldwork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A Research Guide, eds. Kiely and DuBois, Routledge, 2019

6.从“夺权”到“军管”:安徽文革运动初探

《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2018年4月号

7. Forces of Disorder: The Army in Xuzhou’s Factional Warfare, 1967-1969,

Modern China, Vol. 44, February issue, 2018

8.社会学视阈中的毛时代

《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2017年10月号

9.赤脚医生史研究的创新之作——读《赤脚医生与现代医学在中国》札记

《中共党史研究》,2017年第2期

10.社会主义中国的危机与转型——评Yiching Wu,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t the Margins: Chinese Socialism in Crisis.

《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2016年8月号

11.文革初期复旦大学的“黑材料”风潮

《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2016年6月号

12.略论中国史学研究的转型与当代中国史研究的史料应用问题

《领导者》(香港),总第70期,2016年6月

13.一九五六至一九五七年有限开放自由市场政策述论

《中共党史研究》,2015年第2期

14. Foreshocks: Local Origins of Nanjing’s Qingming Demonstrations of 1976,

The China Quarterly, 219, November issue, 2014,

15. 1950至1980年中国的麻风病防治运动——以江苏省为重点的考察

《南京社会科学》,2014年第11期

16.派性身份、个人处境与政治抉择:从地方视角反思“文化大革命”

《二十一世纪》(香港中大),2014年6月号

17.试论1953年前后中国社会救助政策的调整

中共党史研究》,2014年第9期

18. 1965至1967年我国乡村医药卫生人员培养工作述论

中共党史研究》,2014年第3期

19.新中国成立以来麻风病防控与救治工作的历史回顾

《中共党史研究》,2013年第9期

20.江苏地区私立小学的改造与接收(1949-1956)

《中共党史研究》,2013年第1期

21. Nanjing’s Second Cultural Revolution of 1974,

The China Quarterly,212, December issue, 2012

22. From Truce to Dictatorship: Creating a Revolutionary Committee in Jiangsu,

The China Journal,No. 68, July issue, 2012


23.社会史视野下的“文化大革命”研究

《中共党史研究》,2012年第2期

24.历史档案中的“毛时代”

《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2012年2月号

25.一个西方社会学家眼中的红卫兵运动

《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2011年8月号

26. Local Factionalism i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Nanjing Under Military Control,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June Issue, 2011


27. Factions in A Bureaucratic Setting: The Origins of Cultural Revolution Conflict in Nanjing

The China Journal,January Issue,2011

28. 1957年江苏地区中小学反右运动初探

《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12期

29. Nanjing’s failed January Revolution of 1967: The Inner Politics of an Aborted Power Seizure

The China QuarterlySeptember Issue,2010


30. The First Uprising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t Nanjing University: Dynamics, Nature and Interpretation

The Journal of Cold War StudiesSummer Issue,2010

31.道德原则冲突下的囚徒困境

《二十一世纪》,2010年4月号

32.一代革命者的心理肖像

《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2008年6月号

33.论“独立评论派”陈之迈的政治思想

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34.知识分子改造的歧路

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2005年4月号

35.论“问题与主义”之争前后的李大钊思想

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4期

36.论“五四”时期高一涵的自由主义观念

民国档案》2004年第4期

37.寻访“延安道路”的遗迹

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2004年2月号

38.略论新理论新方法在史学研究中的应用

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39.一个神话的诞生与破灭

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2003年4月号

40.论1910-1930年代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发展流变

民国档案》2003年第2期

41.论1932-1935年间蒋介石个人权力的扩张

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42.对历史的另类诠释

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2000年8月号

43.试论中共早期农运工作中心地位之形成

江苏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

44.对五十年代农村改造运动的再探讨

中共党史研究》1997年第4期

45.试论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土地与农民政策

江苏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