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学术活动 > 正文

2015年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生论坛——二战记忆,让历史告诉未来(2015年11月13-14日)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4-03-08      点击数: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生论坛依托各方力量联合举办,是一处充满生机的平台,论坛通过对历史问题的研讨,结合当下时事热点,激发学术热情、拓宽学生视野、推动学科探究,形成兼容并包的优良风气,本次论坛以论文数量和质量的双重提升为目标,扩大征稿范围,注重评审环节,进一步推动论坛精品化,打造属于历史学系的学术品牌。

七十年前,二战落下帷幕,世界在硝烟与废墟中重获新生。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生论坛主题定为:

二战记忆——让历史告诉未来

七十年后,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不忘历史和进一步地认识历史,以史为鉴,珍惜当下,共创未来。

论坛时间:20151113-14

论坛地点:光华楼西主楼2201

会议议程

11月13日08:30-11:30

开幕式

开幕报告吴景平教授: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地位

11月13日13:30至 11月14日12:25

主题报告

11月14日12:25-12:55

闭幕式

主题报告

民族觉醒:

报告时间

11月13日星期五 13:30-15:30

点评嘉宾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刘平

报告内容

李建华(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二战后对附逆影人的审判——以《春江遗恨》演员为例

马辉(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近代以来中国日本观的一个侧面——以漫画为线索的考察

刘洁(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忠奸与存亡——关于抗战初期伪镇江大民会群体的考察

周晓博(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抗战时期国史馆抗战史料征集述略

黄飞(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九一八事变与“革命外交”话语的没落

李小东(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抗战时期的乡村宣传

国际视野:

报告时间

11月13日星期五 15:40-17:40

点评嘉宾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金光耀

报告内容

许赛锋(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人种意识与近代日本的仇美情绪

施建光(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日本投降后中法在越南问题上的博弈

王申蛟(吉林大学世界史系):反思1919-1945年“国际安全”历史叙事中的 ”国家中心主义”范式

顾心阳(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从“九一八事变”到“东方慕尼黑”的破产——抗战前期美国意识形态对中美关系的影响评述

张宁静(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史迪威在第一次缅甸战役前后的职权履行

剪影

战场剪影:

报告时间

11月14日星期六 08:30-10:30

点评嘉宾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马建标

空军政治学院讲师费志杰

报告内容

马跃堃(国际关系学院):比较陈纳德飞虎队与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兼论抗战期间的中美关系与中苏关系

杨新新(复旦大学历史学系):“风起伶仃”——被“遗忘”的“9•14”虎门海战前后

王建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抗战初期胡适论“持久战”

郭宁(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抗战时期中共山头的来源与整合 ——以115师与山东纵队关系为例

魏灵学(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总体战”的逻辑困境与日本知识人之应对——“近代的超克”再解读(1941~1945)

百姓百业:

报告时间

11月14日星期六 10:40-12:25

点评嘉宾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陈雁

报告内容

梁善明(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抗战时期广西电业发展研究

王志通(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昙花一现 ——抗战时期的甘肃煤矿的调查与开发

李中庆(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抗战时期四川手工棉纺织业的暂时繁荣

李沛霖(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抗战时期南京的人口变迁和市民生活

姬凌辉(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抗战胜利以后工业会的成立、演变及“工商分流”述论

主办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

复旦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承办

复旦大学研究生团工委

复旦大学研究生会

复旦大学历史·旅游·文博·史地·文史研究生团学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