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正文

“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0-01-02      点击数:

2019年12月7-8日,由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与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研究杂志社《历史研究》编辑部、上海市世界史学会联合主办的“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子彬楼隆重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全国十余所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类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问题。

会议开幕式由上海市世界史学会会长、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世界史教研室主任向荣教授主持。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系主任黄洋教授与《历史研究》编辑部焦兵副研究员分别致开幕辞。黄洋教授向与会嘉宾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本次会议的合作方——《历史研究》编辑部,特别是焦兵、刘宇两位到会的老师表示了特别感谢。他介绍了发起此次会议的初衷,一方面环境史在当前世界史研究中具有突出地位,另一方面复旦大学世界史学科对于该领域有浓厚兴趣。焦兵副研究员介绍了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以后《历史研究》杂志社的组织架构和期刊建设进展。他指出此次会议的特别意义,一方面有利于深化我们对人类社会和环境关系等学术问题的研究,另一方面进一步促进了《历史研究》杂志社与高校之间的学术合作。

本次研讨会的参会论文围绕“英美世界的环境”“环境史理论与方法”“水与环境”“环境与社会思想文化”“医疗社会史”、“气候与环境”六个主题,与会学者各自介绍了最新研究成果,并积极研讨互动。

第一场“英美世界的环境”中,上海师范大学陆伟芳教授基于丰富的文献史料,集中剖析了20世纪英国清洁空气立法中的民意因素。中国人民大学侯深副教授运用“环治国家”这一新的学术概念,重新梳理了美国的环境发展史,展现了这一变动过程中的复杂图景。

第二场“环境史理论与方法”中,清华大学梅雪芹教授梳理了我国世界史学科中环境史领域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环境史研究的现状,并特别强调了该领域的独特价值与意义。辽宁大学滕海键教授讨论了环境史学科体系的建构问题,主张以生命关怀为主旨,为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历史智慧。

第三场“水与环境”中,复旦大学向荣教授基于丰富的史料与案例,生动展示了英国历史上水利建设与农业开发的历程,着重强调了历史变迁中人的能动作用。天津师范大学刘景华教授通过大量的案例,集中阐述了河流对西欧中世纪城市选址的突出影响。武汉大学尚洁副教授集中于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的水患与水灾问题,探讨了其根源,并揭示了当局的应对处理活动。陕西师范大学侯甬坚教授回溯了我国20世纪中叶改观农业生产环境退化恶化局面的过程,强调了其在水土保持方面的突出意义。

第四场“环境与社会思想文化”中,华中师范大学蔡丽娟教授通过细致的文本解读,深入分析了维吉尔诗歌体现的环境想象,并指出其体现的时代意义。华东师范大学李海峰教授基于丰富的史料文献,探析了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时期的家庭养老习俗。南京大学陈日华副教授基于近代早期英国的自然志文献,分析了当时知识精英的环境观念及其特征。

第五场“医疗社会史”中,邹翔教授的报告集中于18-19世纪英国社会精神抑郁流行这一突出现象,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独特解读。南京大学闵凡祥副教授分析了工业化与城市化对于英国近代疾病医疗的突出影响,强调了经济巨变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

第六场“气候与环境”中,复旦大学黄洋教授基于古代希腊罗马丰富的文本,对当时社会的环境认识进行了揭示,并特别强调其中体现了鲜明的族群中心主义特征。华中师范大学詹娜副教授展示了近代法国气候变化进程以及社会的应对活动,强调这一过程体现了环境与社会的互动。

圆桌讨论由向荣教授主持,与会学者就世界史与环境史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环境史研究的路径方法特色以及前景进行了深入讨论,气氛热烈。复旦大学赵立行教授致闭幕词。他精炼准确地概括了此次会议的内容与特色,肯定了环境史研究的独特价值与学术成就,同时也指出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最后,向荣教授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感谢,并宣布本次研讨会圆满结束。

(作者:许明杰、陶晋;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历史学系)